布利斯-萊維特Mk 7型魚雷

布利斯-萊維特Mk 7型魚雷
擺放在山羊島的魚雷廠外的布利斯-萊維特Mk 7型魚雷,攝於1913年8月
类型反水面戰艦魚雷[1]
原产地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12–1945[1]
使用方美國海軍
参与战争/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生产历史
研发者Frank McDowell Leavitt
研发日期1911[1]
生产商E.W.布利斯公司
制造数量240[2]
衍生型短型Mk 7型魚雷
Mod A[2]
Mod 2A
Mod 5A
基本规格
重量1628 磅[1]
长度204 寸[1]
直径17.7 寸 (45 cm)[1]

有效射程3500-6000 碼[1]
弹头Mk 7 Mod 5,TNT或鋁末混合炸藥
弹头量326 磅[1]
引爆机制Mk 3 Mod 1 接觸式引爆器[1]

发动机渦輪[1]
速度35 節
制导系统陀螺儀[1]
发射平台驅逐艦潛艇[1]

布利斯-萊維特Mk 7型魚雷是1911年由E.W.布利斯公司和美國海軍魚雷站研發與生產的布利斯-萊維特魚雷。

歷史

Mk 7型魚雷是魚雷邁向現代的重大一步。這種創新設計的特點是使用蒸汽推進,將水和燃料噴入燃燒鍋燃燒,產生蒸汽。這顯著改善了魚雷的性能及表現。Mk 7型魚雷於1912年投入美國海軍船艦使用,在整個二戰期間仍有在使用。Mk 7型魚雷也在1920年代初期作為飛機發射武器進行了試驗。它在K,L,M,N,O級潛艇上使用,亦用於7艘在1924和1925年退役的R級潛艇(R-21 – R-27)。

1925年後,整個美國海軍艦隊中僅有O級潛艇裝備18寸魚雷。最初的16艘級潛艇中有7艘在二戰期間服役。二戰期間,所有O級潛艇都駐紮在新倫敦海軍潛艇基地,作為訓練平台。1945年,最後的O級潛艇退役時,Mk 7型魚雷隨之停止使用。

1920中期,訓練期間Mk 7型魚雷被DT-2魚雷飛機投下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Torpedo History: Bliss-Leavitt Torpedo Mk7. [10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5). 
  2. ^ 2.0 2.1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orpedoes Pre-World War II. [25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9). 
二戰美國海軍武器
主力艦主炮
巡洋舰主炮
副炮
驱逐舰護航驅逐艦英语Destroyer escort
輕武器
反潛武器
未使用
二戰
服役
未服役
二戰
服役
未服役
二戰後
服役
未服役
相關條目
  • 施瓦茨科夫魚雷英语Schwartzkopff torpedo
  • 懷特黑德魚雷英语Whitehead torpedo
  • 布利斯-萊維特魚雷英语Bliss-Leavitt torpedo
  • 參見: 美國海軍18吋魚雷英语American 18 inch torpedo
  • 美國海軍21吋魚雷英语American 21-inch torpedo
  • 翠鳥計劃英语Project Kingfisher
  • 諾布斯卡計劃英语Project Nobska
  • RUR-5 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 UUM-44 薩布洛克反潛導彈英语UUM-44 SUBROC
  • Mk 60型CAPTOR水雷英语Mark 60 CAPTOR
  • UUM-125 海騎槍反潛導彈英语UUM-125 Sea Lance
  • RUM-139 垂直發射型阿斯洛克反潛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