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年嵩明地震

1833年嵩明地震
25°24′N 103°00′E / 25.400°N 103.000°E / 25.400; 103.000云南昆明市嵩明
影響地區大清
傷亡6,700人

1833年嵩明地震,是指发生在1833年9月6日(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国云南嵩明的一场地震[1]。地震倒塌房屋48888间,草房38733间,压死6700余人。据修复寺庙的碑记和后人调查资料统计,20座寺庙、亭阁等建筑崩倾倒塌,佛像倾裂。水济五孔石桥摇平,聚川桥、专龙桥震倒,镇水桥塌损。回族坟墓地开裂尺许。杨林的庙宇、民舍几乎倒尽[2]

参考文献

  1. ^ 郭增建,马宗晋主编. 中国大地震研究 1.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8-08: 131. ISBN 7-5028-0016-6. 
  2. ^ Crisis and Response: A Research on the Earthquake in Yunnan in 1833. CNKI. Kunming University. [202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云南地理
 
地质
构造单元
地层区
  • 扬子地层区
  • 华南地层区
  • 藏东滇西地层区
  • 巴彦喀拉-秦岭地层区
深大断裂
超岩石圈断裂
  • 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
  • 澜沧江断裂带
  • 怒江断裂带
岩石圈断裂
  • 小江断裂带
  • 普渡河断裂带
  • 元谋-绿汁江断裂带
  • 程海-宾川断裂带
  • 三江口-箐河断裂带
  • 格咱河断裂带
  • 羊拉-东竹林断裂带
  • 德钦-雪龙山断裂带
  • 阿默江断裂带
壳断裂
  • 富宁断裂带
  • 文山-麻栗坡断裂带
  • 弥勒-师宗断裂带
  • 罗次-易门断裂带
  • 红河断裂带英语Red River Fault
  • 德钦-尼西断裂带
  • 维西-乔后断裂带
  • 无量山-营盘断裂带
  • 酒房断裂带
  • 黑河断裂带
  • 南汀河断裂带
  • 柯街断裂带
  • 大盈江断裂带
地质活动
地震
火山
  • 腾冲火山群
  • 打鹰山
  • 黑空山
  • 屏边火山
 
地貌
地形区
山脉山峰
横断山区
滇东高原
坝子
  • 滇池坝
  • 陆良坝
  • 洱海坝
  • 昭鲁坝
  • 曲靖坝
  • 固东坝
  • 嵩明坝
  • 平远街坝
  • 蒙自坝
  • 盈江坝
  • 祥云坝
  • 宾川坝
  • 丽江坝
  • 瑞丽坝
  • 保山坝
  • 文山坝
  • 景洪坝
喀斯特地貌
峰林
  • 个旧峰林
  • 大小石林
  • 乃古石林
  • 普者黑峰林
  • 八宝峰林
溶洞
其他地貌景观
  • 元谋土林
  • 陆良彩色沙林
 
水体
河流
金沙江
珠江
红河
澜沧江
怒江
伊洛瓦底江
湖泊
金沙江
南盘江
澜沧江
鹹水湖
淡水湖
峡谷与河湾
  • 怒江大峡谷
  • 虎跳峡
  • 小江峡谷
  • 裴脚深谷
  • 长江第一湾
  • 怒江第一湾
瀑布
  • 哈滂瀑布
  • 滴水河瀑布
  • 滴水岩瀑布
  • 标水岩瀑布
  • 滴水层瀑布
  • 白莹瀑布
  • 朱家桥瀑布
  • 白云瀑布
  • 九龙瀑布群
  • 多依河瀑布群
  • 大叠水瀑布
水电站
 
保护区
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世界地质公园
国际重要湿地
国家公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南滚河
  • 西双版纳
  • 高黎贡山
  • 白马雪山
  • 哀牢山
  • 苍山洱海
  • 纳版河流域
  • 无量山
  • 金平分水岭
  • 大围山
  • 大山包黑颈鹤
  • 黄连山
  • 文山
  • 长江上游
  • 药山
  • 会泽黑颈鹤
  • 永德大雪山
  • 轿子山
  • 云龙天池
  • 元江
  • 乌蒙山
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
  • 巍宝山
  • 天星
  • 清华洞
  • 东山
  • 来凤山
  • 花鱼洞
  • 磨盘山
  • 龙泉
  • 太阳河
  • 金殿
  • 章凤
  • 十八连山
  • 鲁布革
  • 珠江源
  • 五峰山
  • 钟灵山
  • 棋盘山
  • 灵宝山
  • 五老山
  • 铜锣坝
  • 紫金山
  • 飞来寺
  • 圭山
  • 新生桥
  • 西双版纳
  • 宝台山
  • 双江古茶山
  • 澜沧
  • 永仁金沙江
  • 博吉金
  • 墨江
  • 观音山
国家湿地公园
  • 分类 分类
  • 共享资源页面 共享资源
古代

-

19世紀
20世纪
21世纪
00年代
10年代
20年代
相關條目
机构
地震列表
小作品圖示这是一篇與地震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