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R

光盘制作
光介质类型
标准
  • SFF英语Small Form Factor committee ATAPI/MMC英语SCSI Multimedia Commands
    • Mount Rainier英语Mount Rainier (packet writing) (packet writing)
    • Mount Fuji英语Layer Jump Recording (layer jump recording)
  • 彩虹書
  • 文件系统
    • ISO 9660
      • Joliet (文件系统)
      • Romeo英语Romeo file system
      • Rock Ridge英语Rock Ridge / SUSP
      • El Torito
      • Apple ISO 9660扩展
    • 通用光盘格式(UDF)
    • ISO 13490英语ISO 13490
延伸阅读

DVD-R(DVD recordable)是可寫入光碟格式之一,其容量為4.7GB,相當於4.37GiB。

它的容量比CD-R更大,雖然最初的標準容量僅為3.95GB,但一般容量則為4.7GB;而Pioneer公司亦開發了8.54GB的雙層DVD版本,並於2005年推出市場。DVD-R能夠寫入一次,相反DVD-RW則能夠寫入多次。

DVD-R格式是由Pioneer於1997年秋季開發,它被大部分DVD播放器支援,而且獲得DVD論壇承認。與它在市場上競爭的同級產品為DVD+R(另外還有多次寫入的DVD+RW)。現在,很多能夠同時支援這兩種格式的DVD光碟機,一般都會註明DVD±R標記;而一些註明為Super Multi的光碟機更支援DVD-RAMDVD-R 是一个数字光盘储存格式。 DVD-R是可以写入一次并读取无数次的一种DVD

DVD-R通常具有4.7 GB的存储容量。 先锋开发了一个8.5GB的双层版本, DVD-R DL,其在市场上第一次出现在2005年。

DVD-R(W)是三个相互竞争的行业标准竞相推出的DVD记录的格式;除此之外还有DVD+R(W)和DVD-RAM。 DVD-R只能写入一次,相比之下,与其他的DVD的格式,如 DVD-RWDVD+RW,可以改写超过(1000+)次。

历史

DVD-R格式被先锋开发于1997年。[1] 支持被DVD论坛核准的DVD播放器。

技术规格

DVD-R之所以有较大的储存量,是因为 CD-R 是通过较小的 凹坑 和较小的 轨道距 的激光光束存储数据的。 因此,在DVD上,更多的 凹 可以同时写入在相同的物理尺寸的圆盘上。 为了在印染层制造凹坑,DVD使用更低波长的光束。它采用红色的波长640 纳米的激光束(相对于与波长的780 纳米CD-R来说),同时使用一个更高倍数的透镜。 因为波长的区别,DVD-R和DVD+R使用与CD-R截然不同的染料。

DVD-R盘是由两个用粘合剂粘结的0.6 毫米的 丙烯酸 光盘。为了确保稳定的机械性的夹层结构,兼容的光盘标准的全盘厚度约为1.2 毫米。 夹层结构还有助于保护数据的含层不受划伤,同时,这也可以允许透镜聚焦光束聚焦成一个更小的点的小坑。


2011年,JVC 宣布档案专用的DVD媒体制造与质量控制和检查频率的技术大于传统上用于在媒体的制造。同时使用专门开发银合金作为反射层的有机染料,与内部开发的添加剂,以确保长期的使用寿命。[2]

一个 光盘盒 ,与50 张 DVD-R盘

DVD的能力比较

为了进行比较,下表显示了四种最常见的DVD记录媒体的存储能力,(不包括DVD-RAM)SL代表的标准的单层的光盘,同时DL表示双层的光盘。 

速度

下表介绍了DVD的最大速度

写入一张光盘的时间可能有不同。(±30s)

驱动的速度 数据速率(MB/s) 数据速率(兆比特/秒) 单层DVD-R的预计写入速度
1.32 10.56 1小时
2.64 21.12 30分钟(叠)
5.28 42.24 15分钟(叠)
10.56 84.48 8分钟(ZCLV)
16× 21.12 168.96 5分45秒(纤)
18× 23.76 190.08 5分钟30秒(纤)
20× 26.40 211.20 5分钟(纤)
22× 29.04 232.32 4分钟30秒(纤)
24×[3] 31.68 253.44 -4分钟(纤)

光碟種類與規格

光碟種類與規格[4] [ · · ]
種類 規格 直徑(cm 容量(GB 容量(GiB [a] 容量(B
BD SS SL 1 1 8 7.8
BD SS DL 1 2 8 15.6
BD SS SL 1 1 12 25
BD SS DL 1 2 12 50
CD-ROM 74 min SS SL 1 1 12 0.682 0.635 333000 681984000
CD-ROM 80 min SS SL 1 1 12 0.737 0.687 360000 737280000
CD-ROM SS SL 1 1 8 0.194 0.180
DDCD-ROM SS SL 1 1 12 1.364 1.270
DDCD-ROM SS SL 1 1 8 0.387 0.360
DVD-1 SS SL 1 1 8 1.46 1.36
DVD-2 SS DL 1 2 8 2.66 2.47
DVD-3 DS SL 2 2 8 2.92 2.72
DVD-4 DS DL 2 4 8 5.32 4.95
DVD-5 SS SL 1 1 12 4.70 4.37
DVD-9 SS DL 1 2 12 8.54 7.95
DVD-10 DS SL 2 2 12 9.40 8.74
DVD-14 DS DL/SL 2 3 12 13.24 12.32
DVD-18 DS DL 2 4 12 17.08 15.90
DVD+R, +RW SS SL 1 1 12 4.70 4.37 2295104 4700372992
DVD-R 1.0 SS SL 1 1 12 3.95 3.68
DVD-R (2.0), -RW SS SL 1 1 12 4.70 4.37 2298496 4707319808
DVD+R, +RW SS DL 1 1 12 8.5 4173824 8547991552
DVD-R, -RW SS DL 1 1 12 8.5 4171712 8543666176
DVD-R, +R, -RW, +RW DS SL 2 2 12 9.40 8.75
DVD-RAM SS SL 1 1 8 1.46 1.36
DVD-RAM DS SL 2 2 8 2.65 2.47
DVD-RAM 1.0 SS SL 1 1 12 2.58 2.40
DVD-RAM 2.0 SS SL 1 1 12 4.70 4.37
DVD-RAM 1.0 DS SL 2 2 12 5.16 4.80
DVD-RAM 2.0 DS SL 2 2 12 9.40 8.75
HD DVD SS SL 1 1 8 4.70
HD DVD SS DL 1 2 8 9.40
HD DVD DS SL 2 2 8 9.40
HD DVD DS DL 2 4 8 18.80
HD DVD SS SL 1 1 12 15.00
HD DVD SS DL 1 2 12 30.00
HD DVD DS SL 2 2 12 30.00
HD DVD DS DL 2 4 12 60.00
HD DVD-RAM SS SL 1 1 12 20.00

讀取速度與已量產最高倍速
世代 1倍速(Mbit/s) 最高讀取速度(Mbit/s) 最高倍速
1st(CD) 1.17 65.62 56×
2nd(DVD) 10.55 210.94 24×
3rd(BD) 36 432 12× [5]

DVD壽命
光碟種類 0–15 年 15–30 年 30–45 年 超過 45 年
DVD-R 20% 20% 0% 60%
DVD+R 20% 0% 40% 40%
DVD-RW 0% 0% 50% 50%
DVD+RW 0% 33.3% 33.3% 33.3%
DVD 讀取和寫入 速度
讀取速度 資料速率 ~寫入時間(分鐘)
Mbit/s MB/s 單層 雙層
11 1.4 57 103
22 2.8 28 51
2.4× 27 3.3 24 43
2.6× 29 3.6 22 40
44 5.5 14 26
67 8.3 9 17
89 11.1 7 13
10× 111 13.9 6 10
12× 133 16.6 5 9
16× 177 22.2 4 6
18× 199 24.9 3 6
20× 222 27.7 3 5
22× 244 30.5 3 5
24× 266 33.2 2 4

註解

  1. ^ 每段有2048B

參考資料

  1. ^ History. EU: Pioneer. [2008-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7). 
  2. ^ JVC introduces archival grade DVD-R media, broadcastengineering.com, November 23, 2011 [2016-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4) 
  3. ^ Sony's 'miracle' DVD writer hits 24x write speed. TG daily. [2009-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5). 
  4. ^ MPEG: DVD, Book A - Physical parameters
  5. ^ LG 6x Blu-ray Burner Available in Korea. CDRinfo.com. 

参考书目

  • ———, Understanding Recordable & Rewritable DVD, Cupertino: Optical Storage Technology Association, Apr 2004 [2016-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外部链接

  • DVD Forum, [2016-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 Understanding Recordable & Rewritable DVD, Technology, Osta, [2016-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 Why DVD+R(W) is superior to DVD-R(W), Myce, [2016-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 Care and Handling of CDs and DVDs (report), Clir, [2016-08-15], 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人。
  • 80 mm (1.23 GB per side) and 120 mm (3.95 GB per side) DVD-Recordable Disc (DVD-R) (standard), ECMA, [2016-08-15], 2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0) .